聯系電話:
出發城市 | 銀川 | 交通方式 | 汽車去汽車回 |
---|---|---|---|
發團日期 | 天天發團 | 參團性質 | 獨立包團 |
【產品名稱】
《生態科普大課堂 塞外研學寧夏行》
【產品類型】 科普研學大課堂——祖國西北(寧夏)典型生態環境探究
【產品體系】 自然、人文、科學類綜合性課題
【產品價值】 實現多種智能的激發及提升!(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霍華德 加德納
(Howard Gardner)提出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。)
【5 大智能】
空間智能、自然觀察智能、語言智能、自我認知智能、人際交往智能
【課程目標】
1. 通過集體出行的方式,增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及溝通、交際能力。
2. 通過完成小組研學任務,實現學生開拓知識、增長眼界的目的。
3. 對寧夏三種生態環境及 6 種地質地貌的探究性學習,提升學生提出問題、解決問
題、大膽創新的科學態度。
4. 完成科學小實驗的任務,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論文,增強科學思維方式。
5. 通過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切身感受,激發學生對自然環境的敬畏與保護意識。
【研學特色】 立足課本的學科知識,結合現實中生(sheng)態環境現狀,邀請當地動植物、地質、環境
保護等多(duo)領域專家現(xian)場講解,行、看、講、問、學(xue)、做貫穿整個研學(xue)過程!
【5 重檢驗】 5 個(ge)完成——研學結(jie)果量化 看得見、讀的(de)懂、講的(de)清、說(shuo)的(de)明、做的(de)成!
《神奇的沙棗樹》觀(guan)察(cha)記錄冊 《沙漠、沙漠》研學手冊
《母親河的故事(shi)》調(diao)研繪本(ben) 《認識(shi)你(ni)真好》觀(guan)察記錄冊
《科學(xue)(xue)螺絲(si)釘》科學(xue)(xue)實驗(yan)報告(gao)冊(ce)
【4 大評價】 學校/機構評價、基地評價、過程評價、終結評價——更多元、全面
【名師解惑】 張 波 寧夏銀川人,講師,碩士研究生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
治專業+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。寧夏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學工作。 先后
擔任《無機及分析化學》、《植物學》、《水力學》、《水文與水資源學》、《沙漠學》
《土壤侵蝕原理》、《風沙地貌學》《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監測與評價》、《荒漠化評價》
【活動地點】
寧夏地(di)(di)(di)質(zhi)博物館一座反映寧夏自(zi)然(ran)地(di)(di)(di)質(zhi)歷史和風貌的(de)專題性博物館。是寧夏回族(zu)自(zi)治區珍(zhen)稀地(di)(di)(di)質(zhi)礦(kuang)產標本收藏(zang)中心;是地(di)(di)(di)質(zhi)礦(kuang)產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(su)質(zhi)教育的(de)學習(xi)基地(di)(di)(di);是地(di)(di)(di)質(zhi)類(lei)專業人(ren)員進行相關研究(jiu)的(de)輔助(zhu)場所;全館共(gong)設 4層參觀區域,分別為:序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(di)球科學廳(ting)(ting)、生命(ming)演化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(di)質(zhi)環境廳(ting)(ting)、礦(kuang)產資源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(di)質(zhi)工(gong)作展廳(ting)(ting)及寶玉(yu)石展區。
★ 賀蘭山自然博物館
博(bo)物(wu)館(guan)以賀(he)(he)蘭山(shan)(shan)(shan)動(dong)植(zhi)物(wu)資(zi)源,地質變(bian)遷,歷(li)史(shi)文化為(wei)主題的(de)綜合性現代(dai)化博(bo)物(wu)館(guan),曾(ceng)被(bei)評為(wei)優秀科(ke)(ke)(ke)普教(jiao)育基(ji)地、全國(guo)野(ye)生(sheng)動(dong)物(wu)保護基(ji)地,并被(bei)華東師范(fan)大(da)學定為(wei)科(ke)(ke)(ke)學研究實習基(ji)地。2015 年,賀(he)(he)蘭山(shan)(shan)(shan)自然博(bo)物(wu)館(guan)被(bei)中國(guo)科(ke)(ke)(ke)協命名為(wei)全國(guo)科(ke)(ke)(ke)普教(jiao)育基(ji)地。館(guan)內以實體標本為(wei)特色,圖片(pian)與模(mo)型相結合的(de)特點(dian),以 467 件展品生(sheng)動(dong)展示了賀(he)(he)蘭山(shan)(shan)(shan)的(de)自然資(zi)源、野(ye)生(sheng)動(dong)植(zhi)物(wu)資(zi)源、礦產資(zi)源及賀(he)(he)蘭山(shan)(shan)(shan)特色景(jing)觀,內部
設有巖羊(yang)館(guan)、昆蟲館(guan)、植物館(guan)、真菌館(guan)、地質環境(jing)館(guan)及動物防生(sheng)態園等,是(shi)賀蘭山文化底蘊(yun)的縮影。
和《水(shui)土保(bao)(bao)持方案編制》等課程。2011 年(nian) 12 月完(wan)成撰(zhuan)寫中(zhong)國寧夏阿拉伯國家水(shui)土保(bao)(bao)持技術國際援外培(pei)訓(xun)計劃;2012 年(nian)參(can)與(yu)北美(mei)海棠(tang)引(yin)種馴化(hua)研究,并發表(biao)論(lun)文(wen)一篇;2012年(nian)完(wan)成撰(zhuan)寫中(zhong)央財政(zheng)支(zhi)持等職(zhi)業院校重點專業建設水(shui)土保(bao)(bao)持專業建設方案、參(can)與(yu)水(shui)土保(bao)(bao)持專業重點建設項目;2012-2013 年(nian)參(can)寧夏科技廳自然基金項目:枸杞屬新(xin)種小葉黃果枸杞引(yin)種試驗研究;2014 年(nian)完(wan)成撰(zhuan)寫寧夏哈巴(ba)湖(hu)植(zhi)被(bei)恢復生物活性劑技術推廣應(ying)用研究。
【活動地點】
寧夏地質博物館一座反映寧夏自(zi)然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歷史和風貌的專題(ti)性博物(wu)館。是(shi)寧夏回族自(zi)治區(qu)珍稀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礦產(chan)標本(ben)收藏(zang)中心;是(shi)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礦產(chan)知(zhi)識普及(ji)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(zhi)(zhi)(zhi)教育的學習基地(di)(di);是(shi)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類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研(yan)究的輔助(zhu)場所;全館共設 4層參觀區(qu)域,分別為:序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球科學廳(ting)(ting)、生命演化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環境廳(ting)(ting)、礦產(chan)資源廳(ting)(ting)、地(di)(di)質(zhi)(zhi)(zhi)工(gong)作展廳(ting)(ting)及(ji)寶玉石(shi)展區(qu)。
★ 賀蘭(lan)山自(zi)然博(bo)物(wu)館博(bo)物(wu)館以(yi)賀蘭(lan)山動植物(wu)資源,地(di)質變遷(qian),歷史(shi)文(wen)化為主題的綜合性現代化博(bo)物(wu)館,曾(ceng)被評為優秀科(ke)普教(jiao)育(yu)基(ji)地(di)、全國(guo)野生動物(wu)保護(hu)基(ji)地(di),并被華東師范大學定為科(ke)學研究
實習(xi)基地(di)。2015 年(nian),賀(he)蘭(lan)山自(zi)然博物(wu)館(guan)被中國(guo)(guo)(guo)科(ke)協命名為(wei)全國(guo)(guo)(guo)科(ke)普教(jiao)育基地(di)。館(guan)內以實體標(biao)本為(wei)特(te)色,圖片與(yu)模型(xing)相結合(he)的(de)特(te)點,以 467 件(jian)展(zhan)品(pin)生(sheng)動展(zhan)示了賀(he)蘭(lan)山的(de)自(zi)然資源(yuan)、野(ye)生(sheng)動植物(wu)資源(yuan)、礦產資源(yuan)及賀(he)蘭(lan)山特(te)色景觀(guan),內部設有巖羊館(guan)、昆蟲(chong)館(guan)、植物(wu)館(guan)、真菌館(guan)、地(di)質環境館(guan)及動物(wu)防生(sheng)態園(yuan)等(deng),是賀(he)蘭(lan)山文化(hua)底(di)蘊的(de)縮(suo)影。和《水土保(bao)持(chi)(chi)方案編制》等(deng)課(ke)程。2011 年(nian) 12 月完成撰寫中國(guo)(guo)(guo)寧(ning)夏阿拉(la)伯國(guo)(guo)(guo)家水土保(bao)持(chi)(chi)技術國(guo)(guo)(guo)際援外培訓(xun)計劃;2012 年(nian)參(can)與(yu)北美海棠引種(zhong)馴化(hua)研究(jiu),并發(fa)表論文一篇;2012年(nian)完成撰寫中央財(cai)政支持(chi)(chi)高等(deng)職業院校重點專(zhuan)業建(jian)(jian)設水土保(bao)持(chi)(chi)專(zhuan)業建(jian)(jian)設方案、參(can)與(yu)水土保(bao)持(chi)(chi)專(zhuan)業重點建(jian)(jian)設項目;2012-2013 年(nian)參(can)與(yu)寧(ning)夏科(ke)技廳自(zi)然基金項目:枸(gou)(gou)杞(qi)(qi)屬(shu)新種(zhong)小葉(xie)黃果(guo)枸(gou)(gou)杞(qi)(qi)引種(zhong)試驗研究(jiu);2014 年(nian)完成撰寫寧(ning)夏哈巴(ba)湖(hu)植被恢復(fu)生(sheng)物(wu)活(huo)性劑技術推廣(guang)應用研究(jiu)。
宗立一 高級工程師,畢業于西安地質學院地質礦產勘查專業,獲工學學士學位,具備系統的地
質學理論及實踐知識。作為項目骨干先后參加、主持了數十項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和基礎地
質研究工作,曾承擔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勘基金項目《寧夏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》、自治
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《寧夏六盤山盆地中新生代地質演化研究》和《寧夏古生物調查》,
并在寧夏大學學報和世界地質發表論文兩篇,有豐富的一線實際工作經驗。
寧夏中衛沙坡(po)頭國家級自然保(bao)護(hu)區(qu)我國最(zui)早建(jian)立的(de) 7 個荒漠生(sheng)態(tai)類型(xing)的(de)自然保(bao)護(hu)區(qu)之(zhi)一。鐵路固沙防護(hu)林(lin)體(ti)系(xi),北部防風固沙林(lin)體(ti)系(xi)、濕(水)生(sheng)地體(ti)系(xi)與農田及(ji)沙漠是構成本區(qu)荒漠生(sheng)態(tai)系(xi)統的(de)主
要種類(lei)(lei)。獨特的(de)自然地(di)理(li)條件和類(lei)(lei)型多(duo)樣(yang)的(de)生(sheng)態(tai)子系(xi)統(tong)使本區成(cheng)為荒漠生(sheng)態(tai)系(xi)統(tong)豐(feng)富的(de)物種“基因(yin)庫”。
★ 鳴翠湖國(guo)家濕(shi)(shi)地(di)公園鳴翠湖是黃(huang)河流域、西部(bu)(bu)地(di)區第一(yi)家國(guo)家濕(shi)(shi)地(di)公園。享(xiang)有(you)"中國(guo)最美的(de)(de)六大濕(shi)(shi)地(di)公園之(zhi)一(yi)"的(de)(de)美譽。既有(you)顯(xian)著的(de)(de)濕(shi)(shi)地(di)生態特征(zheng)和(he)(he)生態過程,濕(shi)(shi)地(di)景(jing)(jing)觀完整,生物(wu)多(duo)樣性豐(feng)富(fu),又是我國(guo)西部(bu)(bu)地(di)區鳥類遷徙(xi)的(de)(de)中轉站之(zhi)一(yi),作(zuo)為(wei)干旱地(di)區存(cun)在的(de)(de)濕(shi)(shi)地(di)景(jing)(jing)觀,具有(you)長期(qi)穩定(ding)的(de)(de)補水來源(yuan)。 火石(shi)寨國(guo)家地(di)質公園"丹霞(xia)地(di)貌"自然(ran)保護區,海拔最高的(de)(de)丹霞(xia)地(di)貌群!丹霞(xia)是一(yi)種由巨厚的(de)(de)紅色砂巖、礫巖等紅巖組成,經地(di)殼抬(tai)升運動(dong)和(he)(he)流水的(de)(de)侵蝕(shi)、溶蝕(shi)以及風(feng)化(hua)剝落(luo)、崩塌后退等外(wai)力作(zuo)用所形成的(de)(de)丹崖峭壁(bi)、石(shi)峰林立等特殊地(di)貌。
★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是中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,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藍山運動共同作用形
成,處在(zai)秦嶺和隴山兩大山脈的結(jie)合(he)部,是一條近似南(nan)北走向的狹長山脈。主峰位于和尚(shang)輔(fu)以南(nan)的美高山,海拔2942 米,山勢高峻。
靈(ling)(ling)武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地(di)質(zhi)博物(wu)館靈(ling)(ling)武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化石遺(yi)址(zhi)是迄今(jin)為目我國(guo)發(fa)現(xian)面積較大、分布集中、保(bao)存(cun)完整、周(zhou)邊環境未遭(zao)破壞的(de)(de)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化石。梁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在(zai)(zai)赤道(dao)以北首次發(fa)現(xian),靈(ling)(ling)武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堪(kan)稱" 北半球(qiu)第(di)一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",屬(shu)國(guo)寶級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化石。對研(yan)究蜥(xi)腳類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形態學(xue)(xue)、分類學(xue)(xue)和(he)系統演(yan)化具(ju)有(you)(you)重(zhong)要(yao)(yao)(yao)意義(yi),它為了(le)解中生代地(di)理及(ji)(ji)全(quan)球(qiu)古動物(wu)地(di)理區(qu)系的(de)(de)形成提(ti)供重(zhong)要(yao)(yao)(yao)信(xin)息。對展現(xian)史前生態景觀,研(yan)究西北地(di)區(qu)遠古時期地(di)理、氣候(hou),恐(kong)(kong)龍(long)(long)(long)(long)(long)種(zhong)屬(shu)的(de)(de)繁衍(yan)、遷徙、滅亡及(ji)(ji)地(di)球(qiu)陸地(di)板塊漂移學(xue)(xue)說(shuo),提(ti)供了(le)珍貴的(de)(de)實物(wu)資(zi)料和(he)重(zhong)要(yao)(yao)(yao)科學(xue)(xue)信(xin)息。青(qing)銅(tong)峽(xia)黃(huang)河(he)大峽(xia)谷(gu)(gu)黃(huang)河(he)上(shang)游最(zui)后一道(dao)峽(xia)谷(gu)(gu),素有(you)(you)"黃(huang)河(he)小(xiao)三峽(xia)"之稱。大峽(xia)谷(gu)(gu)由賀(he)蘭(lan)山余(yu)脈、牛首山相(xiang)夾而形成,全(quan)長 8.6 公里,谷(gu)(gu)寬 800--600 米(mi)(mi),谷(gu)(gu)深 200 米(mi)(mi),最(zui)窄(zhai)處 90 米(mi)(mi),素有(you)(you)"塞上(shang)三峽(xia)"之譽。十里長峽(xia)山水(shui)相(xiang)依,兩岸懸崖峭壁。山石"土色如金",峽(xia)谷(gu)(gu)在(zai)(zai)藍天碧水(shui)中互(hu)相(xiang)映(ying)襯,呈現(xian)出青(qing)銅(tong)的(de)(de)顏(yan)色故名
【招收對象】
年滿 10-16 周歲,身體健康的在校青少年
開營儀式
D1
08:00-09:00 銀川市地質博物館集合,發放物料
1 致辭; 2 活動介紹;
3 營員代表發言;
4 宣布開營;
5 宣讀營規;
6 野外活動安全事項;
7 合影
09:00-09:30 寧夏地質博物館 開營儀式
09:30-11:00 參觀地質博物館
隨行老師與領隊帶隊參觀
地質館并學習
11:30-12:30 用餐
高山地貌
12: 30-13:00 車赴銀川西郊賀蘭山
13:00-18:00 賀蘭山自然博物館
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
.賀蘭山生態系統大師課
2.賀蘭山區域研學手冊
3.神奇的動植物
4.地質構造、神奇的石頭
18:00-19:00 用餐、返回酒店
【知識點課本鏈接】
篇名 《語文》 簡介
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四年級下冊 了解黃河的相關常識
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四年級上冊 大陸漂移學說的發現及證據
唐詩《使至塞上》王維 四年級下冊 體驗一下什么是: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”
的景象。
黃河頌 七年級下冊 歌頌黃河母親
只有一個地球 六年級上冊 環保意識
草蟲的村落 六年級上冊 生物多樣性
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好之后 六年級下冊 科學的態度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
生(sheng)物與(yu)環境(jing) 《生(sheng)物學》七年(nian)級第(di)二章 生(sheng)物與(yu)環境(jing)的關系及影響
河流對土地的作用 《科學》五年級上冊 土壤與水分的相互作用
世界的地形 《地理》七年級上冊第二章 地形的幾大類型及特征
【信息指導】
【行前準備】
出行前,請家長協助營員對游學目的地地區進行網上搜索,了解城市風貌與目的地知識,帶著問題去研學。
請家長協助營員閱讀“旅行閱讀”中圖書,建議同學之間、親子之間交流閱讀體會。
【行中收集】
知識收集:研學過程中收集課程及體驗項目相關知識,在研學手冊中全程記錄感受及收獲。
影像收集:師生、同伴留影和錄像的收集。
【網絡分享】
我們將通過微博、微信定期發布夏令營活動信息和營員動向, 營員做網紅,直播做分享客
07:00-07:30 早餐
08:30—11:00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
1.黃河祈福 環保宣誓
2.峽谷地形及風貌
3.水利博物館
11:00-12:00 午餐
12:00-13:30 赴鎮羅鎮
13:30-16:00 野外實地敲化石
16:00-17:30 中衛市賓館入住、晚餐
19:00—20:30 科學小實驗
D4
07:30-08:00 早餐
08:00-11:30 赴西吉
11:30-12:30 午餐
12:30-16:30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地貌探究
16:30-18:30 赴涇源并晚餐
素質提升課 19:00-20:30 科學小論文寫作指導
08:30-09:20 赴六盤山
09:20-12:00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
12:00-13:00 午餐 農家樂 農家
13:00-16:00 固原博(bo)物館
絲綢之路驛站之——“蕭
關”“原州”
16:00-19:30 赴中衛金沙海
1.帳篷露營
2.天文小常識
3.1.沙(sha)漠生態環境科普
2.學習科學治沙知識
3.沙漠趣味運動篝火暢談
13:30-15:30 返回銀川市
16:00-18:30 市區內賓館(結業儀式)
【安全保障】
本產品中各項保障服務均納入受控監管并有安全防控專項管理,有完善的安全防控隊伍體系,設有專崗安全員,制定
有嚴格的接待標準與規范。
【交通安排】
地面交通由正規合法旅游車隊提供,所有車輛事前均有檢驗,為 5 年內購置車輛。
【住宿安排】
所有營地賓館均為事前調研評估驗收后確定(城市預備三星級商務賓館住宿,標準間或三人間(或加床),4 晚住宿
(每人一床/晚)。房間有獨衛、空調,環境整潔、舒適。沙漠營地帳篷住宿一晚(2 人/頂)
【餐飲安排】
餐標 30 元/人*9 次+單早 20 元/人(共 9 正)
所有地面餐飲店均為合格驗收餐廳。
每天供應學生桌餐,桌餐不低于 8 菜 1 湯,行程中共有 1 早 9 正餐(火車單早,其他酒店含早)。
每天供應一瓶水
【景點門票】所有景區首道大門票及活動
【導師服務】
全程每車配備兩位專業導師
【其他服務】
1)即時微信互動:微信平臺營員生活動態播報和互動,同業、家長更安心
2)行程中設計活動及禮品費用已含
寧夏天馬國際旅行社為您提供旅游攻略、旅游、住宿、訂車、訂票、訂導游等服務
聯系電話:
地址: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清和北街26號(東門古方藥超向北20米,華源耀康醫藥對面)
行李打包指南(為了更安全,建議營員需要自帶的個人生活用品):
洗漱用品:毛巾、牙具、梳子、護膚霜、洗發水、防曬霜
衣物用品:水杯、背包,運動鞋、內衣、襪子、拖鞋一雙
學習用品:筆記本、筆
雨 具:折疊傘或雨衣、雨披
鞋:務必選擇適腳的運動鞋
其他:現金,飾品等貴重物品不建議攜帶,若攜帶少量現金,請最好交給帶隊老師保管。
入住酒店嚴禁私自離開,即使要外出購買生活用品,也需得到帶隊老師的同意,并在他們的陪同下外出。
游學中,要有集體觀念,統一行動,互相幫助,互相愛護,要跟隨在老師和輔導員身邊,不要獨自離開或者隨意更改
地點和時間,寧夏屬于西北部地區,居住回族,要學會尊重他們的生活禁忌。
聽從導師指導,合理使用工具(采集化石用的工具需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步驟使用,并在使用后第一時間交回)
西北晝夜溫差大,海波相對較高(1000 米-1800 米)紫外線放射大,需合理準備衣服備用